1)三十_金屋藏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公子回来的时候眉头紧蹙。我上前问何事,公子道:“今日宴上向太后献寿礼,端王是自己手抄的经书,而蜀王送了一座像‘寿’字的太湖石。”

  太湖石奇就奇在不经人工雕琢而成自然之态,能够找出一个“寿”字的,也算十分难得贵重了。这有什么好说的?我不解,等公子说下去。

  “陛下自然是极力夸赞蜀王有孝心会办事,能彰显皇家威严。不过端王说目睹京中流民日盛、不忍再劳民伤财之后,陛下就不高兴了。陛下申饬端王,说他暗讽朝政无纲、君王失德,有大不敬之心。”

  我道:“税赋严苛而不自知也就罢了,陛下难道都不知钱塘水患之事么?”

  “端王并不辩解。但太后责问了陛下是否知道流民从何而来。这一问我才知道,原来去岁水患之时陛下身体有恙,国政全交蜀王与有司(注①)代理,只听要紧事。而蜀王并未将水患禀报于陛下,只当琐事,皆是自行决断。陛下闻言面有怒气,虽当着太后与宗亲不曾发作,但好歹大失了君父颜面,他日定要处置的。”公子说完,叹道,“可见身居高位,也常有耳目闭塞之时。我猜若非奚姑娘与阿姐告知,恐怕太后都不曾注意此事。”

  我暗自心惊这场寿宴下的波澜诡谲,道:“经此一事,蜀王大约恩宠不复从前了。只是大姑娘是德昭公主伴读,如今贸然为太后谋划,岂不是——?”我没把后面的话说完。

  公子道:“阿姐一向行事谨慎,德昭公主并不知情。可陛下偏爱蜀王,竟已到如此地步。”说罢,又蹙眉。“今日一见,我方知太后与陛下并非母慈子孝。即便蜀王欺上弄权,陛下也会为了与太后作对而支持蜀王。太后虽权柄大不如从前,但朝野中威信犹在。孰强孰弱,暂未可知。”

  可就算事实是蜀王骄奢端王软弱,太后和陛下也不得不各自选择。已经成年可以一争的皇子只这二人,相比之下,端王虽软弱,到底还有几分仁慈心肠,懂得爱民纳谏,或许还有扶持挽救的余地;如今支持蜀王的,大约也只是觉得太后年迈且权力式微,并非当权之人。蜀王与端王争斗再狠,也只是棋子,背后才另有操盘之人。

  我知道公子会选端王,只没想到局面已经这样明晰。然而公子目前不过一小官,还轮不到他来选站什么人。这么想着,我道:“‘神仙打架,小鬼遭殃’,咱们还是先不要掺和,明哲保身为上。公子既然怜惜生民,不若先在大理寺多做一些事。将来能升迁才有说话的余地。”

  公子道:“我何尝不知,只是远水救不了近渴,白白心焦罢了。”

  心焦归心焦,等官印等物赐下来,公子也得先安安分分做他的大理寺评事。官位虽然不高,接触的庶务也有限,但胜在能调阅卷宗

  请收藏:https://m.popan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